提起武夷山,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青山绿水、奇峰怪石,还有闻名天下的岩茶大红袍。但这片风景区里藏着一个神奇的现象,居然很少看到蚊子,这是为什么?
据悉,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,那里四季温暖,雨水多,森林覆盖率高。按理说,这种环境应该是蚊子的天堂啊!夏天一到,溪水边、树林里,到处嗡嗡飞的家伙,叮人叮得你直挠头。网上有游客吐槽,说爬山时蚊子叮咬得厉害,得带驱蚊水才行。可奇怪就奇怪在,武夷山南麓有个小村子叫丁屋岭,它藏在深山老林里,周遭草木茂盛、水源充足,按常理蚊子该成群结队才对。但据说,这个村子几百年都没蚊子!村民们夏天睡觉都不用蚊帐,晚上出门散步也安然无恙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。村口有一块大石头,长得特别像只张嘴的蟾蜍,当地人叫它“蟾蜍石”。传说这石头是村子的守护神,嘴巴对着村里,把所有蚊子都“吃”掉了。村民们对这石头很尊敬,甚至在旁边建了个小庙,逢年过节还拜拜。
不过,现代人不全信传说。网上有专家去考察过,他们一开始猜可能是村里蛇和蛙特别多,这些天敌把蚊子吃光了。武夷山生态丰富,蛇类和两栖动物确实不少,比如五步蛇啥的。但这个说法很快被推翻了,因为附近其他村子也有蛇蛙,可蚊子照样有。专家们又研究了地理因素:丁屋岭海拔不高,但村子建在山坳里,四周风大,空气流通好,蚊子不喜欢这种环境。加上村边有条小溪,水流快,不积水,蚊子没法繁殖。
网上还有人分析,说可能是土壤和植物的原因。武夷山有不少驱蚊草本,比如迷迭香或艾草,这些植物散发精油,蚊子闻了就躲远。村里到处是茶树和竹林,或许这些植物的挥发物形成了天然屏障。还有人猜,地下水质特殊,含某种矿物质,让蚊子卵没法孵化。
当然,这些都只是猜测,网上没找到确凿的科学报告。或许是多种因素叠加:气候、生物链、地形,再加上点运气,才造就这个“无蚊天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