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觉得痛风是“中老年病”,年轻人没什么可担心的。可事实上,现在越来越多的20、30岁人群,因为饮食和作息不规律,早早就被盯上了。尤其是常年大鱼大肉、爱喝饮料、缺乏运动的人群,风险更高。 广州的吴先生(化名)今年31岁,要不是经历了这场“生死劫”,他大概还不会意识到,自己多年来的饮食习惯早就为身体埋下了一颗“定时炸弹”。
原来,吴先生从小就爱吃高糖高脂的食物,尤其是碳酸饮料。小学时期,同龄人可能还在喝牛奶或者果汁,他却已经把可乐当成日常饮料。最多的时候,他一天能喝三罐可乐,甚至觉得“喝水没味道”,没有汽水就浑身不自在。
起初,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。等到20岁左右体检时,医生提醒他尿酸水平偏高,要注意饮食。但那时的吴先生正值青春年少,根本没有放在心上。结果,没过几年,他的手脚关节上慢慢冒出了一个个硬硬的小疙瘩,这其实就是所谓的“痛风石”。
痛风石刚开始出现时,并不会特别疼。 吴先生就这样带着它们过了好几年。直到今年,这些“隐形炸弹”终于全面爆发。
前不久,他突然感到双手和右脚剧烈疼痛。起初以为只是痛风发作,但没想到,手和脚的关节处竟然开始溃烂,硬块破出皮肤,流脓流血,甚至连脚趾头的骨头都被挤得冲出了皮肉。
更可怕的是,破溃的伤口很快引发了坏死性筋膜炎——这是一种凶险的感染,如果不及时处理,轻则截肢,重则有生命危险。
所幸送医及时,医生团队连夜为他实施了手术,清理坏死组织,同时给出了严格的降尿酸方案。经过整整27天的治疗和护理,他终于保住了濒临截肢的右脚,也算是从“鬼门关”走了一遭。
很多人会好奇:为什么吴先生年纪轻轻就会变成这样?其实痛风和尿酸升高,跟日常饮食关系密切。可乐等含糖饮料,会加快嘌呤代谢紊乱,让体内尿酸水平飙升。而尿酸排不出去,就会在关节里形成结晶,这就是痛风石的“原料”。
再加上他平时喜欢吃高脂高热的食物,缺乏运动,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恶性循环。医生也直言:“喝水喝饮料是两码事,饮料再怎么喝,都不能代替白开水。”